本文目录
- 1. 1、家庭如何自制黄酒?
- 2. 2、怎样制作黄酒?(要简单一点的)
- 3. 3、谁知道酿黄酒的秘方?
- 4. 4、家庭如何自制黄酒?
- 5. 5、怎么样制作黄酒?
- 6. 6、好黄酒怎么做?
导读:把准备好的水、培养曲和酒药倒人缸内与蒸好的米饭搅拌均匀,盖好盖,夏季置干室温下,冬天放在暖气上或火炉前,经3天左右,米饭变软变甜,用筷子搅动,即可见到有酒渗出...下面是黄酒的简单做法,家庭如何自制黄酒的详细诠释。

1、家庭如何自制黄酒?
酒可以饮用,也可作料酒。家庭自制方简便易行。自制的黄酒虽然不能与名牌酒媲美,却也芳香可口,别具风昧,而且成本低廉。 自制黄酒的原料配方是米(江米、大米均可)10公斤,水9.3公斤,培养曲(酒厂或腐厂有售)1公斤,酒药(副食店有售)0.28公斤。 制作方: ①泡米。选择较好的江米或大米,经过淘洗;用普通凉水浸泡8—10小时,沥干后备用。②蒸饭。将沥干的米上锅蒸至九成熟离火。要求米饭蒸到外硬内软,无夹,疏松不糊,熟透均匀熟后不要马上掀锅盖,在锅内把饭放至快凉时再出锅;出锅后将假打散;再摊盘晾至28℃以下人缸。③前期发酵。把准备好的水、培养曲和酒药倒人缸内与蒸好的米饭搅拌均匀,盖好盖,夏季置干室温下,冬天放在暖气上或火炉前,经3天左右,米饭变软变甜,用筷子搅动,即可见到有酒渗出。此时缸里的温度达到23℃左右,即可停止前期发酵。④压榨。将经过前期发酵的物料装入一干净的布袋中,上面压上木板、重物,榨出酒液。⑤煎酒(加热菌)。把压榨出的酒液放人锅内蒸(各种蒸锅均可),当锅内温度升到85度,即停止加热。6.过滤。用豆包布做成一个布袋,把蒸过的酒液倒入袋中过滤,将滤液收存起来。7.封存。把滤液装进一个干净的坛子里,用于净的牛皮纸把坛口包好,再用稻草或稻壳与上和成稀泥把坛口封严,然后把坛子放到适宜的地方,两个多月后即可开坛饮用。 黄酒制作 1.糯米若干,浸泡5小时. 2.把水滤去,把浸泡后的糯米倒入饭甑. 3.把饭甑盖好,放到大镬中,大镬底部放水. 4.镬底生火,蒸上2~3个小时,直致米变成软熟的饭粒. 5.把蒸好的饭粒扒松,倒进非常干净的大水缸. 6.水缸内加入少量的干净水. 7.加入适量酒饼[发酵剂,可买到],不同酒药可酿出不同的酒.有的甜,有的浓.甜酒酒药少,浓酒酒药多. 8.把酒缸盖好,冬天等6-8天,夏天等3-4天,香淳的米酒就出来了. 9.这时的酒是生的,要加热.有些则把酒糟用漏斗状的竹编滤器滤出酒,再把酒放到密封的坛子,把坛子放到闷烧的谷糠里加热. 10.有的人把酿好的酒又加到下次酿酒的饭粒上重酿.最多的我听过是九重酒. 11.米酒也可以浸泡些熟地,党参,当归.等中药,成了药酒. 酿酒过程关键是干净.菌消毒重要,不然可能成醋也.2、怎样制作黄酒?(要简单一点的)
黄酒制作 1.糯米若干,浸泡5小时. 2.把水滤去,把浸泡后的糯米倒入饭甑. 3.把饭甑盖好,放到大镬中,大镬底部放水. 4.镬底生火,蒸上2~3个小时,直致米变成软熟的饭粒. 5.把蒸好的饭粒扒松,倒进非常干净的大水缸. 6.水缸内加入少量的干净水. 7.加入适量酒饼[发酵剂,可买到],不同酒药可酿出不同的酒.有的甜,有的浓.甜酒酒药少,浓酒酒药多. 8.把酒缸盖好,冬天等6-8天,夏天等3-4天,香淳的米酒就出来了. 9.这时的酒是生的,要加热.有些则把酒糟用漏斗状的竹编滤器滤出酒,再把酒放到密封的坛子,把坛子放到闷烧的谷糠里加热. 10.有的人把酿好的酒又加到下次酿酒的饭粒上重酿.最多的我听过是九重酒. 11.米酒也可以浸泡些熟地,党参,当归.等中药,成了药酒. 酿酒过程关键是干净.菌消毒重要,不然可能成醋也3、谁知道酿黄酒的秘方?
酿制黄酒用糯米4~6天。先将糯米放入大水缸中浸透,淘净,然后捞起滤干,倒入大饭甑里蒸熟成饭。复将饭甑移到大陶钵上,淋半桶凉水,促饭降温,然后将甑中之饭盛入酒缸,俟温度降至20度左右时,则均匀地拌入酒饼(一种发酵的酵母,系用米糠、中药细辛等制成),旋即反复搅拌,接着把饭扒平,从饭的中央挖一小井,盖好缸盖,移放到放有稻草的竹篓里,,以利于保温发酵。夏天气温高,24小时后,启开缸盖,小井中即涌出香气四溢的酒液,谓之酒娘。继用杓子翻动酒娘糟,再盖上缸盖,但不宜盖得过紧,须留一气孔出气,否则酒易变酸。4~5天后,注入醴泉水约3斤,浸泡酒娘槽;又4~5天后,把酒糟倒入酒篓里,压榨出酒液来。然后,把酒液装入酒坛,密封坛口,送入温室用蒸汽局沸。这便是当时市肆中的黄酒了。家酿黄酒的工艺与上述同,只不过数量较少,罕有一次即酿4~6斗糯米的。此外,作坊(即酒店)酿酒均由男人做师傅,而家庭酿酒则多由妇女操作。 酿制黄酒须掌握两个要领。第一是酒饼要好。据说客家人用的酒饼源于畲族。过去,畲族酒饼的主要成分是草药,叫酒饼草,撒上它即可使饭变酒。至今仍有畲族人将剩饭,不管是糯米饭还是粳米饭,撒上酒饼草酿酒喝的。客家人正是从畲民那里学得了这一技术,从而制作酒饼。开始也许不为所注意,个别人则经过长期的实践和不断的改进,遂成了家传秘方,流传也就不广。例如宁化淮土的酒饼是酿制特产黄酒的材料,极受欢迎,但制作这种酒饼的奥秘却成了淮土人的专利。由此可知,畲族酒文化对客家酒文化影响之一斑。第二是水质要好,须用优质的醴泉水,即从地下冒出的甘美的泉水,俗称为井水。今日城镇的饮用水多为自来水,自来水中含有漂,有一种异样的味道,而水井又所剩无几,于是酿酒时人们便改用水泵抽出的地下水,效果亦佳,若用自来水则非但失去甘美的水味,弄得不好还易使酒味变酸。上述两个要领,缺一不可。否则,好好一缸酒,就会变成一缸醋。4、家庭如何自制黄酒?
黄洒的做步聚 酒可以饮用,也可作料酒。家庭自制方简便易行。自制的黄酒虽然不能与名牌酒媲美,却也芳香可口,别具风昧,而且成本低廉。 自制黄酒的原料配方是米(江米、大米均可)10公斤,水9.3公斤,培养曲(酒厂或腐厂有售)1公斤,酒药(副食店有售)0.28公斤。 制作方: ①泡米。选择较好的江米或大米,经过淘洗;用普通凉水浸泡8—10小时,沥干后备用。②蒸饭。将沥干的米上锅蒸至九成熟离火。要求米饭蒸到外硬内软,无夹,疏松不糊,熟透均匀熟后不要马上掀锅盖,在锅内把饭放至快凉时再出锅;出锅后将假打散;再摊盘晾至28℃以下人缸。③前期发酵。把准备好的水、培养曲和酒药倒人缸内与蒸好的米饭搅拌均匀,盖好盖,夏季置干室温下,冬天放在暖气上或火炉前,经3天左右,米饭变软变甜,用筷子搅动,即可见到有酒渗出。此时缸里的温度达到23℃左右,即可停止前期发酵。④压榨。将经过前期发酵的物料装入一干净的布袋中,上面压上木板、重物,榨出酒液。⑤煎酒(加热菌)。把压榨出的酒液放人锅内蒸(各种蒸锅均可),当锅内温度升到85度,即停止加热。6.过滤。用豆包布做成一个布袋,把蒸过的酒液倒入袋中过滤,将滤液收存起来。7.封存。把滤液装进一个干净的坛子里,用于净的牛皮纸把坛口包好,再用稻草或稻壳与上和成稀泥把坛口封严,然后把坛子放到适宜的地方,两个多月后即可开坛饮用。5、怎么样制作黄酒?
黄酒营养丰富,是理想的低度饮料酒和烹调菜肴的好佐料。 1、鲜红薯50公斤,花椒、茴香籽各50克,神曲和小麦曲5公斤,水瓶1个,长擀杖一根,做豆腐用的口袋1条。 2、将红薯洗净煮熟,凉后倒入瓶内,用擀杖捣烂或用手揉烂成泥状。先把花椒、茴香籽对水22.5公斤于锅内,用大火烧开,再用小火熬半小时。然后将曲压碎,同后的花椒、茴香籽水一起倒入瓶内,并擀杖搅拌成稀粥状,盖上塑料布,瓶口封严,置于25℃左右的暖屋里或炉旁,每隔1—2天搅动一次。黄酒浆内有气泡不断溢出,当气泡消失再经反复搅拌,则有澈的酒汁浮在酒浆上,同时产生浓厚的黄酒味。发酵好的酒浆,应立即搬进冷室或室外使其骤然(温度0℃—5℃)。 3、把发酵后的黄酒浆放入口袋内,架在盆上,挤压去渣,然后澄酒汁,装入坛或罐内密封。采用此,每50公斤红薯可制黄酒35公斤。酒渣可做猪饲料。( 没有酒曲是做不成功的,我过年做了很多,你来我家我请你吃个够,还给你带些回家。6、好黄酒怎么做?
黄酒可以饮用,也可作料酒。家庭自制方简便易行。自制的黄酒虽然不能与名牌酒媲美,却也芳香可口,别具风昧,而且成本低廉。 自制黄酒的原料配方是米(江米、大米均可)10公斤,水9.3公斤,培养曲(酒厂或腐厂有售)1公斤,酒药(副食店有售)0.28公斤。 制作方: ①泡米。选择较好的江米或大米,经过淘洗;用普通凉水浸泡8—10小时,沥干后备用。②蒸饭。将沥干的米上锅蒸至九成熟离火。要求米饭蒸到外硬内软,无夹,疏松不糊,熟透均匀熟后不要马上掀锅盖,在锅内把饭放至快凉时再出锅;出锅后将假打散;再摊盘晾至28℃以下人缸。③前期发酵。把准备好的水、培养曲和酒药倒人缸内与蒸好的米饭搅拌均匀,盖好盖,夏季置干室温下,冬天放在暖气上或火炉前,经3天左右,米饭变软变甜,用筷子搅动,即可见到有酒渗出。此时缸里的温度达到23℃左右,即可停止前期发酵。④压榨。将经过前期发酵的物料装入一干净的布袋中,上面压上木板、重物,榨出酒液。⑤煎酒(加热菌)。把压榨出的酒液放人锅内蒸(各种蒸锅均可),当锅内温度升到85度,即停止加热。6.过滤。用豆包布做成一个布袋,把蒸过的酒液倒入袋中过滤,将滤液收存起来。7.封存。把滤液装进一个干净的坛子里,用于净的牛皮纸把坛口包好,再用稻草或稻壳与上和成稀泥把坛口封严,然后把坛子放到适宜的地方,两个多月后即可开坛饮用。 黄酒好喝,俄不会做 1、把软黄米掏净,用开水泡1小时捞出,在碾子上碾成细面,然后入笼蒸熟,取出晾冷。 2、把大麦曲碾末,白酒与熟软黄米一同拌匀,磁坛内用酒涮一下装入拌好的米,盖严坛盖保温,放在热处发酵。 3、把发酵好的酒坛封严放在下院内使自然结冻味更甜。吃时把用冷水化开,过罗滤去米渣,入锅烧开即成甘醇微酸,香郁扑鼻的陕北风味米酒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