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是大脑的求救信号(是危险信号?中老年人要重视起来)
头晕的可大可小。从晕车到脑缺血眩晕,如何鉴别和处理?
以下内容,节选自大经络点穴直播。
今天我们聊的话题就是「晕」,晕车或者晕飞机。相信可能大多数人都有类似的经历,从来没晕过的人好像不太多。
图源:摄图网
头晕这件事,过于常见,以至于大家忽视了它是在发出的求救信号。
到底晕的本质是什么?是如何产生的?又提醒了哪些健康问题?今天就来详细说一下。
现代人说「晕」,古人说「眩」
咱们想从根本上来聊「晕」这个事儿,不妨先回归古籍经典,看看《黄帝内经》是怎么说的。
有趣的是,书上并没有「晕」字,以「眩」为表达。
「眩」作为病症,出现在《黄帝内经》的频次大约只有35次,属于低频词汇。不过,一旦出现「眩」,情况还都挺严重,都是脑袋有关的病。
图源:摄图网
「眩」在《黄帝内经》里的重点词搭配是什么呢?
◆第一,与眼睛有关
比如,目眩、眩冒等。这种眼冒金星的「晕眩感」,最为高频。
◆第二,跟耳朵相关
比如,耳鸣眩冒、耳鸣眩转等。虽然不一定是耳鸣,但可以确定的是,跟耳朵有直接关联。
◆第三,跟心相关的
比如,心痛。
《黄帝内经》里专门有一篇都是在讲述各种心痛,比如厥心痛,真心痛……
「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各其中有一种,就是心痛伴有眩感。
在这个挖掘疾病本质的过程,我给大家分享一个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小技巧——拆字法。
「眩」这个字,把它细枝末节拆开了,左边就是一个「目」,说明了它跟眼睛的关联性大。就算不是直接原因,但至少关联性是最大的。
图源:摄图网
比如,「晃得人眼花头晕」,就是视觉让我们产生了晕眩感。
这种情况下,有时候闭上眼睛就感觉减轻了。
接下来,再说右边的「玄」字。
隶书的「玄」
「玄」的整体形态,就像一个纺锤:上面一个木棍,底下两个就是两个纺锤像水滴状。
玄的本意,并不是简单地悬挂起来。关键之处是,缠绕转动的势能。
把你绕到里边了,让你一直转不出来,这就是玄乎。
从「眩」的拆解,也能推导出晕眩的症状特征和相关的身体部位。
容易晕的人,
平衡感和灵敏度更好?
那么,现代医学怎么看待「晕」呢?我在翻找了不少文献以后,发现晕这件事,大概率与2个原因有关。
第一个,跟「个人平衡感」有关。
第二个,与脑部供血量有关。
奇怪的是,有人天生平衡系统很好,却更容易晕。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这一类人呢?
比如说我们去走独木桥,走得很好的,说明平衡系统好。还有一个方法,既能是检验,又能锻炼身体,就是闭着眼做金鸡独立,坚持10秒以上,一般是正常的,如果经过锻炼,慢慢坚持1分钟以上,对于自调节也有一定的好处,注意不要勉强以免摔倒。
那么,平衡系统的好坏,与什么有关?
因为他耳朵里面的半规管功能特别强,反应足够敏感,稍微有一个细微的变动,它就会立马去调一个平衡。
调平衡的频率太高,会导致消耗过量了,太疲劳了,所以这类人的头脑也更容易缺血些。超过一定的度,就容易产生晕眩感。
还有一类容易晕眩的人,其实是病理性的脑缺血。得出这一结论,一是我的多年实践经验所得,二是我在研究《黄帝内经》里的感悟。
《灵柩》提到:「上虚则眩」,「上」就是上焦,更直接的说法就是指头部。
上焦的虚,虚在气血。我们说脑缺血,更精准地表达,是缺了气血。我们都知道血氧量不足,也容易引起晕眩,血红蛋白携带氧气传到全身各处,也是气血流通的有关。
脑缺氧的治疗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因为脑缺氧间隔时间越短,其治疗的效果就越好,关键也是在于保证血氧的供应。
晕眩的信号,是调节也是求救
晕眩的信号,一方面是提醒身体,不能把能量过多地分配给调节平衡地系统;另一方面,则是暗示你觉察脑供血不足的疾病可能。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致死率最高的十大疾病之一,就是心脑血管问题,其中脑血管疾病方面,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血管性痴呆……根源都在于脑供血不足、脑缺血。
甚至当症状明显的时候,就已经发展为大病了。
这类疾病发作初期,身体的提醒就是「晕」。如果家里面有人经常容易晕,也警惕一下,做好检查,也是对自身的检测和保护。
用眼用脑过度,
影响供血易头晕
就算静静地发呆,脑的也会有20%能量消耗。要是像我们现在是脑力工作,再加上看手机,看电脑,打游戏……脑部对于血氧的消化量得在30%以上。
这么大的血消耗,容易导致供血不足,所以现在头晕的人特别多。
我们前面也说到晕的前身是「眩」,与眼睛、肝木相关,「久视伤血」。所以,当你的眼睛缺血了,经常干涩、视物模糊,也侧面说明头缺血了,要引起重视。
晕到呕吐,是身体在舍卒保帅
再说回晕车容易吐的问题。
我们已经清楚了,晕与血氧不足有关。
我们都知道打仗,需要前线和后勤的配合。血氧更像前线,脾胃则负责后勤,前线告急时,会把资源集中给到前线。
比如。脾胃要消耗气血,来消化食物,但是饿上两天问题不大,身体毕竟有好多脂肪。
那么为什么晕会吐?是因为脑缺血了,身体就赶紧把胃里的食物清理了,不要占用气血。要把气血调动到更紧急的前线。
我并不建议饭后百步走,在我看来,这事儿可能是个误区。
为什么饭后会困?餐后不要剧烈运动?是因为胃需要很多的血去消化,不要去做一些比较消耗的事情。
你最好在那休息,让自己的气血都平衡下来,充分消化一段时间,再去慢走,千万不能去运动。当你要去运动,气血就会供给四肢,反而不利于消化。
如果你容易晕的话,首先是别吃太饱。坐车、坐船、搭飞机之前,就保证脾胃不用费太多力气去消化,你可以吃一点流食,比如山药汁,玉米汁这类的食物。
不同的晕,用不一样的穴位组合
我们经常用的穴位是十二经的五输穴,这是我们门派的特点。五腧穴,主要在四肢末端,很好找也很好辨认操作。
●一般晕车的点穴法
比如,你是天生平衡很敏感的人,想预防晕车,或者说一上车之后已经觉得有点晕了,首选胆经。
足少阳经胆,从头部环绕耳朵到脚底,循行路线长,它主管人的侧面。它管的也是调平衡这件事。
首选胆经的合穴——阳陵泉,其次三焦经的合穴——天井。
▲阳陵泉▲
▲天井▲
基本上每一组穴位就是2到3分钟,注意力度要柔和,不能用狠劲去按压,这还是初学阶段。
如果经过学习,对穴位感觉比较敏感之后,可能每一个穴位就1到2分钟,甚至1分钟以内就可以了,就能解决问题。
其实,循经点穴,有点像查电信号了,让它恢复通畅就行了。
重重按压,反而有副作用,是在阻断经络气血流动,适得其反。
以上是针对晕车的处理。
●颈椎致晕的点穴法
接下来,还要避免颈椎引起的血供受阻。
第一,现代人老低着头,颈椎肌群很容易疲劳绷紧。
第二,共场合单位绝对都会开空调,受风寒机会多,寒主收引,也会让颈椎肌肉收紧,堵住了不通。
因为颈椎变形或肌肉收缩紧张,也会让气血上不去。这两个因素,大概率引起现代人出现头晕的问题。
怎么办呢?把脖子上的肉松开。
我们初级课里面,有一套关于拨筋和点穴的方法和手法详细解说,篇幅有限就不展开了。
这里分享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捏肉,揉按放松紧绷的肌肉,尤其是斜方肌。
你觉得这里边哪儿硬,哪儿特别紧,哪儿酸哪儿疼,拨一拨能感觉到咯噔那种筋节肌肉的结,你就去捏它,揉它摸它,就是要把这结打开。
松解开了,气血就容易过去,向上供给给头部。
●心缺血致晕的点穴法
如果是本来心脏不太好,同时容易晕,经常想吐的,很有可能是心脏缺血引发的脑供血不足。建议尽快去检查,寻求专业的帮助。
与此同时,日常保健也可以点一点心经上的两个穴位——神门和灵道。
1)心经:神门+灵道,两穴同时点按2-3分钟;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大家都有所收获。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