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1. 1、帮介绍下中国黄酒发展现状?
- 2. 2、中国酒业发展状况
- 3. 3、目前中国酿酒业的四个转变是哪四个
导读:1、饮料酒消费结构的变化及走向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的变化,追求保健、安全、绿的需求日益增强,烈性酒的产量将逐渐下降,啤酒、葡萄酒和黄酒以及果露酒的需求量将扩大,其产量必将趋向上升,白酒的低度化已成定局,...下面是黄酒消费量变化,帮介绍下中国黄酒发展现状的详细诠释。

1、帮介绍下中国黄酒发展现状?
从产量来看,21年以来,中国黄酒产量的增长率回升,23年和24年分别达到7.1%和20%,25年,黄酒产量突破了2万吨,中国黄酒年消费总量近2万吨,但是销售量与白酒和啤酒存在很大差距,仅占饮料酒总量的4-5%。27年黄酒行业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又创新高,全国黄酒产量已达到230万千升,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26.6%(规模以上统计数据)。截止27年上半年,黄酒生产企业已有7家左右,平均年产量20-30千升,其中,生产规模在千吨以下的企业占80%,万吨以上的30多家。黄酒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仍会保持平均20%增长速率。从消费状况来看,国内黄酒产品消费群体以中老年为主的格局依旧存在,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观,而且正在向年轻化发展。加群-1099188372、中国酒业发展状况
我国酿酒工业面临的形势 1、饮料酒消费结构的变化及走向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的变化,追求保健、安全、绿的需求日益增强,烈性酒的产量将逐渐下降,啤酒、葡萄酒和黄酒以及果露酒的需求量将扩大,其产量必将趋向上升,白酒的低度化已成定局,葡萄酒与黄酒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低度、营养、保健等功能,其作为国际通畅型的酒种,更是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估计在“十五”期间将有较大的发展。 市场饱和供大于求是目前的状况3、目前中国酿酒业的四个转变是哪四个
“十一五”期间,酿酒行业的增产节约潜力较大,综合利用前景十分广阔。酿酒工业增产节约必须两条腿走路,开源(联产饲料、重复利用固态酒糟等)和节流(降低产品消耗)并举。白酒行业可以在企业管理、技术进步、产品结构调整、企业结构调整和推进技术进步方面下功夫。在产品结构调整方面,要坚持“四个转变”。 白酒是世界上特有的烈性蒸馏酒,酒度高、吨酒耗粮、耗能大大高于其他酒种,以耗粮数量相比较,每吨白酒分别相当于11吨啤酒、25吨葡萄酒或黄酒的用粮数量,调整产品结构重点要以白酒为主。具体来说是: (一)坚持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 我国传统生产的白酒酒度大体60度左右,这样高的酒度,既浪费粮食又危害健康,我国近几年已开展了白酒降度工作,但仍未改变高度酒占主导的局面,40度以下的低度酒仅占酒总量的15%左右。 (二)蒸馏酒向酿造酒转变。 我国蒸馏酒一般指白酒,酿造酒指黄酒、啤酒、葡萄酒、果酒等。从营养角度来讲,酿造酒含丰富营养成分,其中黄酒是我国人们喜爱的传统饮料,酒体温和、滋味醇厚、营养丰富、物美价廉,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易为人体吸收。因此,酿造酒是饮料酒的发展方向。 (三)粮食酒向果露酒转变。 我国山区果类资源十分丰富。凡、柑桔等水果资源丰富的地区,都应当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果酒。还有不少山区、边远区的各种野生水果也是酿造果酒的良好原料,应当积极开发,把山区的资源优势变成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还要提倡使用酒精和黄酒、果酒为酒基配制露酒。同时,要扩大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等洋酒的生产。大力发展各种果露酒,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粮食,而且可为市场提供丰富多样的商品酒,满足人们不同的消费要求。适当发展一些国际流行的“洋酒”,对于我国酿酒工业跻身国际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四)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 这是根据市场的消费倾向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角度提出来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类的消费日益趋向高档化、优质化。对今后新开业的以粮食为原料的酒厂,要严格控制,防止盲目发展。要减少普通酒的产量,大力发展名优酒。 总之,在“十一五”期间,酿酒行业依然要坚持四个转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节粮、节能和满足消费为目标,贯彻“优质、低度、多品种、低消耗、不污染、高效益”的方针。控制白酒产量(特别是高度白酒)、食用酒精的产能,稳步发展啤酒和大力发展葡萄酒,积极发展黄酒。加快集团化、规范化建设和企业改制工作。在管理理念、营销理念和产品结构理念上要适应科学发展观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推动酿酒产业的国际化。(中食)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